主管护师-妇科护理学(2015) 强化冲刺班

课程讲义详情
字体:      打印: 省纸版>> 清晰版>> 自定义>> 答案:显示
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
第01讲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(一)
  
  
  强调对教材的研读,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,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指定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。研读教材要注意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复杂含义,研读教材还要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,能够从整体上对应考科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。
  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,考生宜早做安排。很多考生在学习上喜欢先松后紧,一开始并不在意,到考前突击复习,搞得十分紧张。每年临考之时都有一些学生遗憾地抱怨,再有一周时间复习肯定能够过关,与其考前后悔,不如笨鸟先飞。
  特别说明
  
  表一 基础知识、相关专业知识对应关系表   
科目 内容 所占比例
基础知识 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病因、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 内、外、妇、儿
35%、35%、15%、15%
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健康教育学、医院感染学、护理管理学 护理健康教育学30%、医院感染学35%、护理管理学35%。
  表二 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对应关系表  
亚专业 专业知识 专业实践能力
护理学 内、外、妇、儿各专业常见病因、发病的临床表现、治疗要点、用药原则(内、外各30%、妇、儿各20%) 内、外、妇、儿综合护理内容(内、外各30%、妇、儿各20%)
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专业疾病的临床表现、治疗要点、用药原则 妇产科护理学内容
  专业还包括: 内科护理学、外科护理学、儿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

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

  一、外生殖器
  
  (一)阴阜 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。皮下有丰富的脂肪组织与神经。
  (二)大阴唇 为靠近两股内侧的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,起自阴阜,止于会阴。
  (三)小阴唇 是一对位于大阴唇内侧的薄皱襞。富含神经末梢,极敏感。
  (四)阴蒂 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顶端,极敏感。
  (五)阴道前庭 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。其前方有尿道口,后方有阴道口,阴道口覆有一层薄膜为处女膜,中央有一孔,月经由此流出。

  二、内生殖器
  内生殖器包括阴道、子宫、输卵管及卵巢,后两者合称子宫附件。
  (一)阴道:为性交、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。
  (二)子宫
  1.功能:为孕育胚胎、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。
  
  
  2.解剖结构: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,膀胱与直肠之间,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。成人非孕时子宫长7~8cm,宽4~5cm,厚2~3cm,宫腔容量约5ml,重约50g。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子宫体,其上端隆突部分为子宫底,宫底两侧为子宫角,与输卵管相通。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形称子宫颈,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,婴儿期为1:2,成年妇女为2:1。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,在非孕期长约1cm,子宫峡部的上端因在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,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子宫腔内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,又称组织学内口。子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。
  从后面看
  
  子宫   
宫体 非孕时 妊娠足月时
重量 50g 1000g(20倍)
容量 5ml 5000ml(1000倍)
大小 7×5×3cm 35×25×22cm
峡部长度、比例 1cm 7~10cm
  从前面看—输卵管、卵巢
  
  3.组织结构:子宫体壁分三层,内为黏膜层(子宫内膜),中为肌层,外为浆膜层。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,宫颈阴道部为复层扁平上皮,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。
  4.子宫韧带:共有4对。①圆韧带:作用是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。②阔韧带:作用是保持子宫位于盆腔中央的位置。③主韧带:作用是固定宫颈位置,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韧带。④宫骶韧带:作用是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,间接地保持子宫前倾位置。
  输卵管
  
  从后面看 输卵管、卵巢
  
  卵巢
  
  
  (三)输卵管:是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成为受精卵的部位,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通道。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:间质部、峡部、壶腹部和伞端。
  (四)卵巢:为一对性腺器官,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。
  (五)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 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有尿道、膀胱、输尿管、直肠和阑尾。它们相互毗邻,相互影响。
  
  女性生殖器官
  
  1.尿道:长4~5cm。女性尿道短而直,接近阴道,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。
  2.膀胱:位于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的空腔器官。充盈的膀胱可影响子宫及阴道,故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。
  3.输尿管:为一对肌性圆索状管道,长约30cm。从肾盂开始下行,于子宫颈外侧2cm处,在子宫动脉后方,与之交叉,向前方、向下而入膀胱底。
  4.直肠:上接乙状结肠,下接肛管,长约15~20cm,前为子宫及阴道,后为骶骨。肛管长约2~3cm。妇科手术、分娩时应避免损伤肛管及直肠。
  5.阑尾:位于右髂窝内,长7~9cm。妊娠期阑尾的位置可随子宫增大而向上向外移位。阑尾炎症可累及生殖器官。

  三、骨盆
  (一)骨盆的组成及分界
  1.组成:骨盆由骶骨、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。
  2.分界:以耻骨联合上缘、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,将骨盆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称假骨盆(大骨盆),测量其径线可间接了解真骨盆的大小;下称真骨盆(小骨盆),是胎儿娩出的通道,又称骨产道。
    
  组成:
  (1)骨骼:骶骨,尾骨,髋骨(髂骨、耻骨、坐骨)
  (2)关节:耻骨联合
  骶髂关节
  骶尾关节
  (3)韧带:骶棘韧带
  骶结节韧带   
  分界: 真骨盆 、 假骨盆
  
  (二)骨盆的平面及径线骨盆腔分为3个平面:
  1.入口平面共有4条径线:
  (1)入口前后径:也称真结合径。平均值约为11cm。
  (2)入口横径: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,平均值约为13cm。
  (3)入口斜径:左右各一。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;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,平均值约为12.75cm。
  入口
  入口平面
  
  2.中骨盆平面: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,两侧为坐骨棘,后方为骶骨下端。
  此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,具有产科临床重要性,有2条径线:
  (1)中骨盆前后径:平均值约为11.5cm。
  (2)中骨盆横径:也称坐骨棘间径。两坐骨棘间的距离,平均值约为10cm。
  中骨盆平面
  
  坐骨棘间径
  
  正常值约为10cm。
  3.骨盆出口平面:为骨盆腔下口,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。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,前三角的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,两侧为耻骨降支;后三角的顶端是骶尾关节;两侧为骶结节韧带。
  共有4条径线:
  1)出口前后径: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,平均值约为11.5cm。
  2)出口横径:即坐骨结节间径。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,平均值约为9cm。
  (3)出口前矢状径: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,平均值约为6cm。
  (4)出口后矢状径: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,平均值约为8.5cm。若出口横径较短,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,两径之和>15cm时,一般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。
  出口平面
  
  出口
 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
  
  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,平均值为9cm,正常值为 8.5~9.5cm。
  耻骨弓角度
  
  正常值为90度,小于80度为不正常,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。
  出口后矢状径
  
 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,平均值是8.5cm,正常值为8~9cm。
  骨盆外测量
骨盆外测量 正常值(cm) 意义
髂棘间径 23~26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
髂嵴间径 25~28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
骶耻外径 18~20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
坐骨结节间径 8.5 ~9.5 出口横径,如<8cm,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
出口后矢状径 8 ~9 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>15cm时,表示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
耻骨弓角度 90° 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,如小于80°为不正常
  骨盆内测量
  骨盆内测量: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。以24~36周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。   
  正常值(cm) 意义
对角径 12.5 ~13 减去1.5 ~2 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,称真结合径。
坐骨棘间径 10 真骨盆中部的横径
坐骨切迹宽度 5.5 ~6
  3横指
中骨盆后矢状径
  (三)骨盆的类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