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《卫生毒理学》考试大纲
|
单元
|
细目
|
要点
|
一、毒理学基本概念
|
1.毒理学、毒性和毒作用
|
(1)毒理学及其研究领域
|
(2)外源化学物、毒物、毒素
|
(3)毒性、中毒
|
(4)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
|
(5)毒效应谱
|
(6)毒作用分类
|
(7)选择毒性和靶器官
|
(8)生物学标志
|
(9)毒理学研究方法
|
2.剂量-效应关系和剂量-反应关系
|
(1)概念:剂量、效应、反应、剂量-效应关系、剂量-反应关系
|
(2)剂量-反应(效应)关系曲线的形式及其意义
|
(3)毒物低剂量兴奋效应
|
3.时间-反应关系
|
时间-反应关系
|
4.表示毒性常用参数和安全限值
|
(1)致死剂量,LD50、LD100和LD0
|
(2)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(LOAEL)、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(NOAEL)
|
(3)损害作用的阈值,有阈毒效应与无阈毒效应
|
(4)安全限值和实际安全剂量
|
5.剂量-反应关系比较
|
(1)危害范围(MOH)[安全范围(MOS)]和暴露范围(MOE)
|
(2)毒作用带(范围)
|
二、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
|
1.生物转运
|
生物转运的概念和膜转运机制:被动转运、主动转运、转运体、膜动转运
|
2.吸收、分布和排泄
|
(1)吸收途径和影响因素
|
(2)分布过程、部位和影响因素
|
(3)排泄途径和影响因素
|
3.毒物动力学
|
(1)概念:毒物动力学、消除、时-量曲线、一室开放模型、二室开放模型、非线性动力学
|
(2)经典毒物动力学主要参数
|
三、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
|
1.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
|
(1)生物转化的概念和意义
|
(2)Ⅰ相反应及相关酶
|
(3)Ⅱ相反应及相关酶
|
2.代谢活化
|
(1)概念:代谢活化、终毒物
|
(2)代谢活化过程
|
3.毒物代谢的影响因素
|
(1)毒物代谢酶的多态性
|
(2)酶的诱导和诱导剂
|
(3)酶的抑制及其类型
|
四、影响毒作用的因素
|
1.毒物因素
|
(1)化学结构
|
(2)理化性质
|
(3)杂质
|
2.机体因素
|
(1)物种、品系
|
(2)个体:遗传差异、性别、年龄、生理状态、营养状态和病理状态
|
3.暴露条件
|
(1)暴露途径、期限和频率
|
(2)溶剂、助溶剂和赋形剂
|
(3)交叉暴露
|
4.环境因素
|
(1)气温、气湿、气压
|
(2)季节和昼夜节律
|
5.化学毒物联合作用
|
(1)联合毒作用的概念和类型
|
(2)联合毒作用的评价方法
|
五、化学毒物一般毒作用
|
1.毒性试验
|
(1)实验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
|
(2)毒理学试验基本程序
|
(3)毒性试验的基本目的
|
(4)毒性试验结果的评价
|
2.急性毒作用及其评价
|
(1)急性毒性的概念和目的
|
(2)经典急性毒性试验设计
|
(3)急性毒性替代试验:固定剂量法、急性毒性分级法、金字塔法、上-下移动法、限量试验
|
3.局部毒作用及其评价
|
(1)皮肤刺激试验及替代试验
|
(2)皮肤致敏试验及替代试验
|
(3)眼刺激试验及替代试验
|
(4)阴道黏膜刺激试验
|
4.短期重复剂量、亚慢性、慢性毒作用及其评价
|
(1)蓄积作用、短期重复剂量毒性、亚慢性毒性、慢性毒性
|
(2)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
|
(3)亚慢性毒性试验
|
(4)慢性毒性试验
|
(5)短期重复剂量毒性、亚慢性毒性、慢性毒性试验的评价
|
六、化学致癌作用
|
1.化学致癌作用概念
|
化学致癌作用和化学致癌物
|
2.化学致癌机制
|
(1)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
|
(2)化学致癌多阶段过程:引发、促长、进展
|
(3)化学致癌的遗传机制和表观遗传机制
|
(4)与化学致癌有关的分子和细胞事件
|
3.化学致癌物分类
|
(1)IARC分类
|
(2)作用模式分类:DNA-反应性致癌物、表观遗传学性致癌物、无机致癌物、未分类致癌物
|
4.化学致癌物的检测
|
(1)遗传毒理学试验和细胞恶性转化试验
|
(2)短期致癌试验
|
(3)动物致癌试验
|
(4)人群流行病学研究
|
七、化学致突变作用
|
1.化学致突变作用概念
|
(1)突变、自发突变与诱发突变
|
(2)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
|
2.化学致突变机制
|
(1)以DNA为靶和不以DNA为靶的致突变物
|
(2)DNA修复
|
(3)DNA损伤的耐受和突变固定
|
3.化学致突变类型
|
(1)基因突变
|
(2)染色体畸变
|
(3)基因组突变
|
4.突变的后果
|
(1)体细胞突变的后果
|
(2)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
|
5.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及其评价
|
(1)致突变试验的遗传学终点和试验组合的选择
|
(2)基因突变试验:细菌回复突变试验、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、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、转基因动物致突变试验
|
(3)染色体畸变试验:微核试验、染色体畸变分析、显性致死试验
|
(4)DNA损伤相关试验: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、程序外DNA合成试验、彗星试验
|
八、化学毒物生殖和发育毒作用
|
1.生殖和发育毒性概念
|
(1)生殖毒性
|
(2)发育毒性
|
2.发育毒性及其评价
|
(1)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
|
(2)传统致畸试验的设计和评价
|
(3)致畸物和发育毒物的评价,人类发育毒物
|
(4)发育毒性体外试验
|
3.生殖毒性及其评价
|
(1)生殖毒性的表现
|
(2)三段生殖毒性试验
|
(3)繁殖毒性试验:两代繁殖试验设计和评价
|
九、管理毒理学
|
1.管理毒理学概念
|
(1)管理毒理学概念和范围
|
(2)毒理学在化学物管理中的作用
|
(3)管理对毒理学的影响
|
2.毒理学安全性评价
|
(1)概念:安全性、安全性评价
|
(2)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
|
3.健康危险度评定
|
(1)概念:危害、危险、可接受的危险度、危险评定、危险分析
|
(2)危险度评定步骤:危害识别、危害表征、暴露评定、危险表征
|
4.健康危险管理和交流
|
(1)危险管理的概念和原则
|
(2)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
|
(3)危险交流
|